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3Q小说网 www.3qxs.net,最快更新山沟中的军阀最新章节!

    锦州位于辽宁省西南部,素有沟通关内外“咽喉要道”之称,扼“辽西走廊”东端,南临渤海,北依松岭山脉,是连接中国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有“四省通锦”之说。东接“辽中南”工业区,南临渤海,西连”京津唐“工业区,北有辽宁西部和内蒙东部及黑龙江、吉林的广阔腹地,是连接东北内陆与渤海的黄金走廊。

    决定明清局势的松锦之战就发生在锦州。在后世更是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命运决战地。

    一般来说,这样一个地方日军肯定会重兵布防。但是日军关东军现在正调遣部队前往奉天,锦州的守军由此也被抽掉了很多,到了西联空降兵和近卫团发动攻击前锦州的守军只有包括日军和伪满洲国军在内的不到八千人,勉强编为一个旅团。

    看准了锦州空虚的时机,西联的一个空降师马上出击了。

    出击后的空降师有惊无险地飞到了锦州外围,然后或从飞机上跳下,或搭乘滑翔机而下。

    到达地面的空降师士兵很快集结起来,按照战前部署,开始了行动。而此时锦州的守军还在那里睡大觉呢!

    锦州守军认为即使奉天和关内都打得热火朝天,但是战火是不会这么快烧到锦州这里来的。殊不知正是因为他们这样的想法,导致了他们的迅速败亡,可以说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行动起来的空降师,快速接近锦州城墙。快速架起攻城用武器,比如说中远程用的八十五毫米无后坐力炮,一百零五毫米火箭弹。

    前面已经说过了西联的一百零五毫米火箭炮实际上就是后世中国生产的一百零七毫米火箭炮的缩小版。

    在后世,中国生产的一百零七毫米火箭炮可以靠电池、导线等东西实现发射,西联生产的一百零五毫米火箭炮也可以。于是锦州城外有了大量的土堆,每个土堆上面都有一发一百零五毫米火箭弹。

    完成战斗准备的空降师在第一时间就对锦州城墙发动了攻击。

    首先动手的是八十五毫米无后坐力炮。这种炮重量轻,便于携带,必要时可以直接空投下去。而不用像大口径的火炮那样担心投下去被摔坏。

    该炮发射的炮弹威力大,足以和其他国家的一百零五毫米口径的榴弹炮炮弹相媲美。

    该炮的命中精度高,比一百零五毫米火箭弹的准头高多了,能够帮助己方对敌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以上优势决定了它是空降师手中对敌方防御能力较高目标,实施首轮精确打击的不二(武)器选。

    伴随着爆炸声,锦州城门被攻破了,早在城门外不远处满腹的空降师官兵立刻冲了进去。

    爆炸声也将锦州守军惊动了,他们立刻反应过来,向爆炸声传出的地方跑去。可在半路上他们得到了空降师的“热情款待”。用子弹和手榴弹让他们知道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钱,呃,不对,大大的不对,应该是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命。

    当然了即使留下买路命,空降师的官兵们也是不会让他们过去的。他们可是想将锦州守军的命全都收割了。这样做既有战功,又有战斗经验,何乐而不为呢?

    事情的发展也正像这样,锦州的守军眼看着冲不过去,只好退守。可他们一退守空降师就压了上来,让他们根本没时间修筑什么防御工事,只好退到写桌椅什么的当当挡箭牌。

    经过一天激战锦州被空降师拿下了。

    空降师奇袭锦州成功证明了空降兵的超机动能力使骑兵的迅捷剽悍、摩托化部队的纵横驰骋黯然失色。使高地在军事上的重要性、障碍物的运用、预备队的使用、支援火力的协同、侧翼掩护以及佯动和奇袭的运用等长期以来沿用的作战原则都被置于一种完全不同的地位。宽阔的江河、高插入云的山脉、难以穿越的雨林再也不是问题,因为我们头顶上方总有一个暴露的天空。

    自古以来,人类在战争中就一直在寻求一种超越对方的机动优势。在历史上,人们总是把每一项新的技术进步首先应用到战争中。

    说道空降兵的起源就不得不说到两个人,法国白朗沙尔和法国加勒林。

    一七八五年,法国的白朗沙尔受一六二八年意大利的一位名叫拉文的囚犯用雨伞跳下高墙冒险越狱的启迪,把狗和重物运上半空,然后乘降落伞下降获得成功。

    一七九七年,法国的加勒林乘气球升上高空,使用自己的降落伞下跳成功。——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伞降。

    本来是作为紧急救生用的伞最终导致了一个神奇兵种的诞生。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制空权的倡导者朱利奥·杜黑的诞生国,降落伞的出现首先迎合了意大利空军的心意。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在世界上率先发展大规模跳伞技术。但是,苏联对跳伞技术所做的巨大努力使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各国都相形见绌。

    在苏联伞兵创始人奥尼德·米诺夫的努力下,一九三零年八月二日,首次空降了一个伞兵分队。这一天在后来就成了苏联空降兵节。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空降兵分队。三年后,前苏联在莫斯科举行航空表演,一万名观众鸦雀无声地观看了从两架大型轰炸机上跳出的四十六名伞兵——这是当时的世界纪录。苏联人还用一具大型降落伞投向一辆小型作战坦克,虽然这辆坦克在着陆后就无法启动,不得不拖出演习场,但却给现场观看的外国观察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此启发,欧美各国开始纷纷建立自己的空降兵部队。

    而降落伞,也由简陋的拴着绳子的布片发展到了今天的高空伞、低空伞、翼伞、投物伞、动力飞行伞等庞大的家族,全副武装的士兵和数十吨重的坦克、火炮,均可以利用它们安全着陆。

    西联的空降部队几乎和空军的飞行部队一起诞生。

    西联空军的前身西南空军起初并没有空降兵建设计划,空降兵的诞生完全是意外。

    在多次的空军对抗演练中,西南空军都发现只要是飞行员都有被击落的时候。平时还可以让他们驾驶着“已经被击落的座机”飞回机场,但战时呢?对手可不会好心地放过已经受伤的飞机,绝对会穷追猛打。除非己方援军到来,或者自身的油料、弹药缺少等少数情况才会放弃追击。

    考虑到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极大,西南空军不得不对飞行员进行逃生训练。西南空军的将领们认为逃生训练足以让被击落的飞行员们有能力回到己方区域。

    不得不说西南空军将领的想法是好的,但问题是经过多次的演练。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越来越低。西南空军将领也意思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们本来打算让鬼影承担这一任务的,但一想到鬼影的职责,他们放弃了这个想法。

    开玩笑鬼影可是要李斌的直接手令才能调动的,光是申请手令花费的时间都够长。再说了,让鬼影去营救被击落的己方飞行员,那不是大材小用吗?

    因此他们决定成立一支专门负责援救己方被击落飞行员的特殊部队。这支部队就是空降兵的前身。

    这支部队参考了鬼影的部分训练方法,在当时被视为第二鬼影。后来考虑到鬼影执行的任务实在太过隐秘,这支部队有了新的称呼——特殊搜救部队。

    特殊搜救部队起初的确只是单纯执行援救己方被击落飞行员任务。可在一次演习中特殊搜救部队的一次意外导致了他们成为了真正的“大规模”部队。

    那是在一次演习中,特殊搜救部队还是老样子负责搜救己方被击落飞行员。可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